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18-05-24 05:17:27

一種被人忽略的威脅 中國正被伊斯蘭蠶食
來源:前哨月刊
文/李華剛
近來極端伊斯蘭勢力在中東一帶興起,且有在歐洲蔓延之勢,其實在中國回族與漢族之間爭端也有過百年之久。清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陝西回民首領白彥虎趁清軍與太平天國交戰,發動了「傳帖殺人」,目的是將陜西漢人殺光,企圖建立一個伊斯蘭教國家。回民轉入甘肅一路走一路殺,一次十萬人以上的大屠殺有十二次,漢人被殺共計一千四百五十萬,屠殺遍及陜西、甘肅、寧夏、青海。首領白彥虎所率穆斯林「陜回十八營」達十八萬之眾,擺酒立志掘掉黃帝陵,僅六個月就在關中平原殺漢人五百萬,直至白彥虎退到新疆投靠阿古博,在逃往俄羅斯才告平息。史稱「同治回亂」,這是一場有組織對漢族進行之大屠殺!
中共歌頌屠殺漢人的白彥虎
但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大學歷史教科書,都將該場屠殺說成是「回民反清起義」。而當年史實可證明,回民不是反清,他們不為謀財,不為佔地,而只是對漢民挨家挨戶地用刀砍死,用火燒死,單純為殺人而殺人,實施種族滅絕。他們甚至要掘黃帝陵,建立一個純伊斯蘭政權,他們並無推翻清政府之目標。白彥虎立志掘掉黃帝陵,而不是滿清皇家陵園,劍鋒指向漢族而非滿人。所謂「回民反清起義」,實際上是「屠漢運動」和「反對黃帝」,與反滿完全無關。
「同治回亂」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殘暴的種族滅絕大屠殺,規模相當於三十次南京大屠殺。而由於一九四九後中國「選擇性」歷史教育,如今絕大多數民眾並不知道一百五十多年前西北有這麼一次血腥的民族仇殺。迄今為止,中國大學歷史課本上仍把白彥虎說成回族民族英雄,把剿滅白彥虎的左宗棠說成是劊子手,把屠殺一千四百五十萬漢人的回亂稱作回族人民英勇「反抗漢族沙文主義的起義」。
蘇聯和中共支持的紅色疆獨
一九四三年中,因抗戰前線馬匹不足,為支持抗戰,新疆省主席盛世才在新疆展開「獻馬運動」,動員全疆民眾為中國軍隊抗戰捐獻軍馬一萬匹,指定各縣應獻馬匹數目,如無力獻馬者,可繳納馬捐。一九四四年初,在蘇聯和中共支持下,新疆東突份子以反抗「獻馬運動」為藉口。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地區挑動暴民發起叛亂,史稱「三區叛亂」。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七日,東突暴徒在伊犁暴亂,屠殺當地漢族軍民,姦淫漢族婦女,其殘酷程度超過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倖存中國守軍掩護漢族居民撤退到惠遠老城和艾林巴克,東突暴徒在蘇軍的協助下窮追不捨。十二月三十一日,在數十架轟炸機和十門火砲的支援下,蘇聯軍官科茲洛夫指揮東突暴徒攻下了惠遠城,中國守將陳柏良、高煒為國切腹自裁。
瘋狂屠殺漢人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九日,東突暴徒開始圍攻艾林巴克,最後,艾林巴克中國軍民僅有八百人生還,其餘皆被屠殺。伊犁淪陷後,大批東突份子手持大刀木棒四處搜殺漢人,其中東北籍漢人無一人倖免,伊犁救濟院的殘廢漢人都被拖到河邊用木棒打死,大屠殺將河水都染紅,數千婦女被姦污。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東突暴徒成立了「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艾力汗‧吐烈成為「政府主席」,阿奇木柏克為副主席,設計了帶有明顯伊斯蘭教標誌的國旗,與今天新疆的「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分離運動的所謂「國旗」一脈相承,大同小異。
一九四五年一月五日,東土耳其斯坦「臨時革命政府委員會」舉行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九項宣言,其中有:一、在東土耳其斯坦領土上徹底根除中國專制統治二、在東土耳其斯坦境內各族人民一律平等基礎上,盡力一個脫離中國獨立的共和國‧‧‧‧‧‧六、同世界各國尤其是蘇聯政府建立良好關係。
此時,北疆的阿山地區局勢更加混亂,烏斯滿大規模進攻承化,中國軍隊英勇還擊將之擊潰;八月七日,來自外蒙古的騎兵部隊和烏斯滿叛軍會和進攻承化,在中國軍隊的抵抗下未能奪取承化;在戰事最危急的時候,第八戰區司令朱紹良八小時內給蔣介石連發三份急電「內乏可用之兵,外無一旅之援,迪化危在旦夕,卑職惟有以身殉職,與國共存亡,上報黨國,懇請均座宿仇良策。」
九月,叛亂軍獨立騎兵旅趕來攻破了城牆。中國軍隊守將高伯玉率守軍和百姓三千餘人棄城北逃,希望能進入蒙古避難,遭到蒙方阻攔,叛亂軍趕到
,屠殺了中國軍隊官兵一千一百三十人。
一九四五年八月,蔣經國赴莫斯科簽屬中蘇友好條約,蘇聯要求中國政府與「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談判,成立新疆省聯合政府。弱國無外交,中國政府迫於無奈只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