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19-09-01 02:15:36

全球之最!洗腎「國病」9萬人刷新高 去年吃掉健保513億元
腎病蟬聯國病首位!衛福部中央健保署最新統計,去年度使用醫療費用最多的十大疾病,慢性腎臟病花掉健保約513.78億元,蟬聯健保最花錢疾病,而與腎病相關的糖尿病,則年耗291.68億元居次;此外,國內洗腎人數再創新高,血液透析加上腹膜透析患者合計已突破9萬人大關。
健保署統計,去年國內因慢性腎臟病健保就醫人數達36.4萬人,但醫療費用高達513.78億元,占健保總額近7%;糖尿病則以醫療費用291.68億元排第二,其後排名依序為齒齦炎及牙周疾病、齲齒、高血壓、到院抗腫瘤治療、呼吸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思覺失調症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台灣洗腎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健保署統計顯示,俗稱「洗血管」的血液透析,人數多達8.2萬人,俗稱「洗肚子」的腹膜透析也多達6490人,兩者相加已超越9萬人,醫療費用高達449.46億元,平均每名洗腎患者年花健保近50萬元。
健保署統計另發現,去年國人平均就醫15.36次,常看的疾病以感冒為最大宗,去年就醫件數高達2364.6萬件,其後依序為齒齦炎及牙周疾病、急性鼻竇炎、齲齒與糖尿病,看病總次數都突破千萬。
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慢性腎病醫療費用與洗腎人口數年年攀升,可能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文明病控制不佳有關,最後都會演變成腎臟病。
腎臟科名醫、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分析,造成慢性腎臟疾病醫療費用高的原因眾多,除高昂的洗腎費用外,腎臟病患共病多,常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腎結石、多囊腎等,且患者抵抗力較弱,常因感染反覆住院,更易造就醫療費用居高不下。
顏宗海指出,門診觀察有半數洗腎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多囊腎或腎結石沒有妥善控制或治療,最後都可能步上洗腎一途。
要預防腎病上身,顏宗海提醒,維持均衡飲食,少鹽、少油、少糖,並多喝水,勿濫用止痛藥或來路不明的草藥,若患有慢性病則應依照醫師指示用藥。
顏宗海提醒,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即便生病也不痛不癢,建議可觀察有無「高、貧、泡、水、倦」5大症狀,即突然血壓飆高、貧血、泡泡尿、水腫或感到疲倦,若有,最好就醫檢查。
針對腎病醫療費用攀升,李伯璋強調,強化前端疾病照護與預防很重要,未來將持續加強糖尿病照顧給付、力推安寧緩和醫療,並推廣「捨得」政策,捐贈者三親等內血親,若需等待器官移植,可享優先權,帶動器官捐贈與換腎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