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19-03-21 02:24:44
中小學生被迫戴智能手環 中共監控伸進校園
Band 2智能手環採用曲面OLED屏幕,表面為第三代大猩猩玻璃覆蓋。內建GPS晶元,而且可以監測各項身體數據。(Andrew Burton/Getty Images)
中共藉構建「智慧校園」及「教育大數據」之名,利用智能手環大規模蒐集學生的日常生活數據。近日有消息披露,這種侵犯學生私隱行為,已廣泛在各省市學校推行,首批351個中小學被當作試點。
3月初,廣東名校「廣雅中學」在網上公開招標,購買3500隻智能手環供學生佩戴。這些手環被曝具有GPS定位監控、記錄學生心跳率和步行等功能,還會將所記錄數據上傳至學校的雲平台,學生受到全天候監控。
這些學生佩戴的智能手環,與各省市監控毋須服刑的輕微犯事者所佩戴的智能手環如出一轍。校方的舉措引起爭議,包括收集數據的必要性、安全性,更有嚴重侵犯學生私隱的問題。
學生佩戴「智能手環」僅是冰山一角
自由亞洲電台追查發現,「廣雅中學」要求學生佩戴智能手環僅是冰山一角,在北京、廣州及浙江等省市的小學、中學、職業高校及大學,都有要求學生佩戴智能手環的措施,供應商來自大陸多間科技公司。
在市面上,如「淘寶」等網絡平台,亦有售學生智能手環,售價從200至1,000元人民幣。不過,據相關科技公司的網頁介紹,學校採購的智能手環配合內置傳感器,以及在學校建設的網絡基站,功能強大多倍,以應付「走班制度」。
例如可準確監測學生出入校園的情況,提供學生考勤統計;若闖入「禁區」,會以秒速向家長及校方發出警告。
網絡工程師周曙光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利用手環對學生的監控,是相對於攝像頭的天羅地網的監控和網絡聊天記錄的監控之外,另外一個更高層面的監控。
除了定位監控,杭州第十一中學去年使用的「智慧課堂行為管理系統」,更以人臉識別技術分析學生課堂行為。該系統供應商更是為新疆再教育營生產監控系統、備受國際關注的「海康威視」。
中共早有規劃 首批351個中小學試點
從中共教育部印發的文件看,報導認為,事件背後可能是一場龐大監控計劃。
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教育大數據建設與開放共享,即綜合利用雲平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構建「數字校園」及「智慧校園」,首要建設全面覆蓋的無線網絡,包括在偏遠山區及農村學校。
據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2018年印發的《中小學數字校園規範(試行)》解讀文件,提到有關「數字校園」及「智慧校園」,首批共有351個試點遍布各省中小學。
而有關數據經過分析和統計後,置入「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根據該流程圖表來看,不僅是學生與學校之間,還有供應商及其它用戶可以取得相關數據,令人質疑其安全性,及背後是否涉有其它目的。
政府發展大數據 監控伸至校園
人權觀察亞洲部資深研究員王松蓮表示,政府發展大數據平台時,並非隨機抽查,往往將數據與個人身分識別掛鉤,變相嚴密監控人民;而學校要求學生使用智能手環的運作模式,與中共政府的管控思維一樣,令人憂慮監控魔爪伸延至校園。
王松蓮說:中學這些做法都可能反映了中共政府對於人民的監控,反映了同一個思維,基本上政府知道你的所有全面信息以助追蹤。尤其是對有政治問題的人,會更加去監控著他。
他說,大陸無任何法律規管政府收集個人資料的目的,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學生只好「肉隨砧板上」。
周曙光形容,對學生如此全面監控,比天網工程的人臉識別及「天眼」監控更恐怖。
湖北潛江教師姚立法認為,絕對不能容忍學校藉助管理名義,卻用作監控及處罰學生,問題相當嚴重。這當然對學生心理有一個壓力,對學生健康的成長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會在他們的心靈留下陰影,甚至對有的學生會帶來恐懼,這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