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20-01-11 17:59:26
談一下我對不分區的看法,也是這篇文章我最想談的,那就是由民眾黨和時力的不分區策略,來看長期策略和短期策略。
在不分區的提名下,《民眾黨》和《時力》是剛好相反的,《民眾黨》把知名度最高的賴香伶放在第1名,而《時力》把黃國昌放在第4名,我個人認為,這種大戰略的差異,其實對未來影響很大。
最後的結果,就是《民眾黨》的賴香伶上了,而黃國昌落選,而背後透露的,是《民眾黨》的長線思維,和《時力》的短線思維(這不是批評時力啊,只是談策略上的差異造成的後果)。
賴香伶進國會後,長期而言,因為有舞台運作,所以會不斷為民眾黨加分,這是不看短期的選舉,而看長線的運作。
相反地,黃國昌放在第四名是為了短期的選舉,但這押太大,一旦輸了,對長線的經營很不利,為何?因為不在國會中,沒有舞台,曝光度大降,那對時力未來的經營是很不利的。
其實把黃國昌放在第四名,我認為確實有催票的效果,但是不是也會流失選票呢?我的意思是,會不會有不少人感覺反正上不了,乾脆就不投時力了?所以或許放在第四名,對催票的效果不如想像中大。
另外,如果我們今天把狀況對調過來,黃國昌放第一位,那是不是在宣傳上會更有氣勢?
短期效果二者都有可能,這裡就不談了,我還是談一下長線上的失策。那就是時力的幾位不分區是否能像黃國昌有這樣大的感召力?我認為是不容易的,因為優秀的立委很多,但像黃國昌能這樣的吸粉的很少。
所以這次我個人認為,放在第四位,是失策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柯文哲和黃國昌背後思維的根本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