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網址:
文章備註、標題(會記錄下來,但是暫時不會顯示):
[綜合]無題 無名 ID:B9dqgdKE 2025/08/06(三) 02:09:39.032 No.28437308
回覆: >>28437325
評分:6, 年:6, 月:6, 週:6, 日:6, [+1 / -1] 最後更新:2025-08-07 13:26:32
附圖
傳英特爾 Intel 18A製程良率僅10% 新一代處理器恐虧本上市

2025/8/5 23:33

(中央社舊金山5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英特爾(Intel)以其18A製程生產其新一代高階筆電處理器Panther Lake(黑豹湖)的計畫遭遇重大障礙,今夏良率仍僅10%,使得這款晶片的利潤堪憂。

報導指出,英特爾原本專於設計及生產自家晶片,並將部分生產工作外包給台積電。如今英特爾希望加強事業版圖,成為能與台積電較量的晶片代工業者,但前提是要能與這家原本的主要供應商縮短技術差距。

儘管18A製程去年的早期試產表現令客戶失望,但英特爾其後表示,18A進展順利,可在今年開始大量生產Panther Lake晶片。

Panther Lake內含新一代電晶體,且供電方式更有效率。英特爾期望藉由以18A製程生產這款先進的自家設計晶片,來吸引外界對其晶圓代工業務的興趣。

然而,聽取過去年底以來英特爾試產數據簡報的2名人士透露,過去一段時間生產的Panther Lake只有小部分比例足夠好到能供應給客戶。如此的良率意味,英特爾短期內可能難以讓這款晶片獲利。

英特爾今年4月表示,已開始對18A製程生產Panther Lake晶片採取重大的「風險試產」(risk production)步驟;到了5月,英特爾也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展示數款搭載Panther Lake的筆記型電腦。不過問題依舊存在。

報導指出,晶片製造商計算良率的方式之一,是測量1顆晶片上每塊區域的瑕疵數量,而根據晶片設計的不同,算法也各異。

但上述2名消息人士表示,依業界標準來看,目前產出的Panther Lake處理器瑕疵多了約3倍,使得英特爾無法開始大量生產。

根據這些人士說法,去年底英特爾生產的Panther Lake只有5%達到應有規格。其中1名人士透露,到了今年夏天,良率也只改善至10%左右。

但這名人士提醒,英特爾可能宣稱更高的良率,若是計入未達到每項效能目標的產出晶片。路透社目前無法指出確切良率。

2名知悉英特爾製造業務的人士表示,若要讓Panther Lake在今年第4季上市,大幅提高良率會是艱鉅任務;若無法實現應有改善進度,英特爾恐怕得讓一些晶片以較低利潤甚或虧本出售。(譯者:張正芊)1140805
無題 無名 ID:B9dqgdKE 2025/08/06(三) 02:10:34.338 No.28437311
附圖
挑戰台積電失利?傳英特爾 Intel 18A製程大翻車 良率「恐只有1成」

2025/08/05 20:22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路透》獨家報導指出,根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Intel)一直寄望於新一代的「18A」製程,藉此重振高階、高毛利晶片的製造優勢,並搶下代工訂單,但這項製程在良率方面正遭遇重大挑戰。報導指出,英特爾18A製程一次引入多項重大變革,同時帶來極高的製造風險,為了與台積電競爭,英特爾設定了過於激進的時程表,結果導致技術無法穩定落地,更形容這是場「豪賭」。

報導指出,英特爾數月來不斷向投資人保證,其「18A」製程將逐步擴大生產。該公司斥資數十億美元開發18A技術,包括新建或升級多座晶圓廠,目標是與台灣晶圓代工巨頭台積電(TSMC)抗衡。英特爾希望透過代工業務來完善其晶片設計業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縮小與台積電之間的技術差距,進而穩固美國在先進晶片製造的地位。

雖然去年早期測試讓客戶失望,但英特爾表示,18A製程仍預計從2025年開始大量生產「Panther Lake」筆電晶片,該晶片將採用新一代電晶體設計和更有效率的供電技術。英特爾期望透過自主量產這款先進晶片,進一步吸引外部客戶投資其代工業務。

然而,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底以來的測試數據顯示,透過18A製程生產的Panther Lake晶片中,只有「極小比例」達到客戶可接受的品質標準。低良率問題意味著英特爾恐難以在短期內以具競爭力的成本量產此款高階晶片。

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在7月24日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良率通常在初期會偏低,之後會逐步改善。對於Panther Lake而言,目前仍處於初期階段。」英特爾在7月30日發布的聲明中補充「我們的效能與良率成長軌跡,讓我們對Panther Lake的成功上市充滿信心,這將進一步鞏固我們在筆電市場的地位。」

報導指出,截至去年底,Panther Lake晶片的良率僅約5%,今夏雖改善至約10%,不過,英特爾過去通常在良率達到50%以上才會啟動量產,否則會影響利潤率。對於Panther Lake這類晶片而言,良率需達到70%至80%才有可能帶來實質獲利,否則缺陷過多會讓晶片難以販售。消息人士表示,要在今年第4季前實現大幅提升的良率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若無法在短期內達標,英特爾可能只能以低利潤,甚至虧損出貨。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法,18A製程一次引入多項重大變革,包括新一代電晶體設計與晶片內部能源供應優化技術,這些技術創新也同時帶來極高的製造風險,英特爾為了與台積電競爭,設定過於激進的時程表,結果導致技術無法穩定落地。
無題 無名 ID:RvSA795k 2025/08/06(三) 02:13:39.894 No.28437325
>>28437308
10%是三小??
誰敢買啊W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