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角色]漢聲小百科 無名 25/02/26(三)17:41:49 ID:PpMcRfb. No.3011341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25-04-05 00:49:03
前幾年曾經被炒作過,就跟魔法阿媽之於台灣動畫界的定位一樣,幾乎鮮少有國產兒童讀物能跟他並駕齊驅,但作為八零年代的產物難免會有過時的觀念,如果要看到新版本的小百科恐怕也很困難了吧
無題 無名 25/02/27(四)14:21:41 ID:cH8iue1Y No.3012004很久以前我看到的這種百科全書都是日本翻譯的
然後或多或少的也接觸到跟台灣不同的科技
八零年代當時,日本也曾有過不少未來的新科技
有電動的安全試驗車、自動單軌列車、磁浮列車、類似協和客機的太空飛機、能載送一萬噸原油的潛水艇這些
建築的部分有流行過全自動住家、向日葵屋、海底渡假村、大型深海研究基地、白令海水閘門、連結北海道與本州的海底公路隧道這些
真是懷念呢
不過今天與十幾年後可以實現嗎?
無題 無名 25/02/27(四)14:33:50 ID:83d72cC6 No.3012020我記得有一本有介紹小太極(?)的身體結構
印象中屬於那種細想會覺得超強的那種
無題 無名 25/02/27(四)14:49:50 ID:skR8AmTA No.3012029>>3012004大多要靠工程技術實現 但是工程科技比較跟重工業有關
重工業的進步節奏被電子工業超車很久了 資金跟投資也都遠比不上當年
所以現在看不到那些30年前童書上的設施
反而是童書上的個人用品已經實現很久了(手機3C行動設備跟電子工業直接相關)
自動駕駛車進步速度這陣子似乎也相對放緩了
我是覺得重工業要恢復當年的領地地位可能要靠能源革命技術
核融合或超導體之類的⋯然後才會一起帶動周邊相關技術翻新
磁浮列車我記得有在進步 今年日本好像要試車新的磁浮原理的樣子
但把全日本建設新路軌電力車輛所需資源簡直不可想像
建設出來的效益相比成本是看不到什麼可能性 客機類也是類似情況
民用穿音速巡航 箱型翼 軌道客機這些不論工程難度高或低都僅止於提案
很難有投資實現的可行性
無題 無名 25/02/27(四)20:48:53 ID:DRt1fMes No.3012295>>3012004>>能載送一萬噸原油的潛水艇這些
蘇聯有考慮過運輸型颱風級潛艦 如果完工可以載2萬噸貨物在北冰洋下運輸 算完成一半吧
無題 無名 25/02/27(四)22:40:52 ID:ioIVcBKw No.3012357>>3012029但是移民到太空、月球、火星等地的計畫應該完全被放棄了吧?
因為人類發現要是擁有能在那種環境設立舒適居住區的建築技術
直接把這座居住區蓋在地球表面上既便宜又實際...
無題 先別吐槽沒事殖民幹嘛 25/02/28(五)00:29:06 ID:RLLGb.Dg No.3012446>>3012357我是記得人造殖民地最後的掙扎概念是海底城跟海上農園
其實我覺得島三型宇宙殖民地最適當的用途是世代型宇宙探索殖民船
無題 無名 25/02/28(五)00:37:09 ID:vlZz0MX. No.3012453本來就是想模仿小學館的大日本百科事典
雖然規模差很多
但是80多位編輯田野調查參訪六十多個學者
這個動員量已經是台灣出版業的頂點了
無題 案件最後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魔神仔了 25/02/28(五)09:26:59 ID:Rkusk4Uk No.3012558>>3012478我記得我最初對山難故事的興趣就是從小百科而來的
雖然節選的事例特意挑超級普遍級...
把那個搜山救援反而破壞現場而且啥都沒找的故事放上來
小朋友大概會嚇尿吧
無題 無名 25/03/01(六)17:11:23 ID:J1INcsvw No.3013374>>3012346香港的海底公路隧道全部加起來總長大約接近十公里而已
而連結本州與北海道的是香港的三到五倍長度
地質相當特殊
難度也會比風平浪靜的九龍灣還要高
無題 憑記憶 也可能兩個數據對換 25/03/01(六)20:32:11 ID:hkHT2JHA No.3013479>>3013374青函那條好像是全長最長以及海下次長
多佛是全長次長但是海下最長
但其實海下長度這兩條沒差很多(50+公里)可是青函的深度有240m
快要到多佛的四倍了
是說恐怖片28週毀滅簡直是預言 好像不少非法移民是走多佛隧道偷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