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網址:
文章備註、標題(會記錄下來,但是暫時不會顯示):
[綜合]尚氣是好萊塢不甩中國的分水嶺 無名 ID:J6bbtEHY 2022/06/18(六) 13:04:01.281 No.27878800
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22-06-18 14:07:15
附圖
根據好萊塢編劇兼編劇的Kamran Pasha的說法,這篇報導寫得很仔細也把好萊塢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困境做出很平實的記述,但是根據他的說法,這篇報導最大的功能還是放風。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movies/movie-features/hollywood-and-china-what-now-1234955332/

因為好萊塢行內的人,包含製作導演編劇演員,必然會看到這篇文章,而所有看完這篇文章的人必然會接收到大家都應該接受到的訊息,就是好萊塢與中國蜜月期已經正式結束,我們終於不用舔中了。


經歷了一年多,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一年來好萊塢對所謂的紅色票房興趣逐漸冷淡,從以前的懷抱希望到現在的逐漸脫鉤。至於原因,其實仔細看這篇報導,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主要分幾個:

1.中共的審查
2.戲院通路過的分成
3.不公平的競爭
4.政治風險
5.市場取捨

中共的審查完全無跡可尋,很多時候是好萊塢片商與中國廣電總局的博奕。廣電總局有一份敏感字詞與話題的黑名單,而好萊塢片商自己有一份不會被中共審查制度搞你的白名單,所以中共決定什麼不能拍,好萊塢揣測什麼可以拍,成為這個畸形審查體制下的一種,上下交相賊的現象。

打個比方,奇異博士1的編劇公開承認,為了應付中國的審查,他們刻意把古一從西藏人變成白人,把香巴拉從西藏搬到尼泊爾。


問題是中共的審查機制是沒有定則與規則可言的,因為缺少透明化,而且內含人治與權力尋租的官場問題在,即使是好萊塢片商,他們的白名單預測也會失準,尤其是近年來黑名單越來越廣,白名單越收越緊,讓好萊塢片商不得不重新評估,為了中國市場而修改影片內容而導致西方歐美觀眾的不滿或恥笑,這個對商譽與名聲的損失,是否值得換取中國的票房。

然後後來他們面臨到另一個問題,就是即使他們改了,也安撫了中共的審查系統,讓他們在歐美被臭到不是人,他們也可能還是在中國上不了,因為中國就是一個沒有合理與標準遊戲規則的人治社會。

比方說,舔共舔到出汁的花木蘭,事實上在中國因為維吾爾集中營的事讓迪士尼變成歐美訕笑與指責的對象,但是正正好是因為他們舔共舔得很用力,舔到國際出名,正好是因為如此,想在新疆議題低調的中共當局也封殺了花木蘭,雖然沒有下架(我猜是因為已經來不及了),但也火速撤銷了花木蘭在中國的廣告,低調處理。

所以變成,你好萊塢每年要擠進中國上片名單裡已經很難了,但是你即使擠進去,不小心被辱華就全部都黃了,賺不到錢,你不小心舔共的節奏又太完美,舔到街知巷聞,一樣會被社會主義的鐵拳揍下去,一樣賺不到錢。


所以後來好萊塢的各大片商只能評估,到底中國市場這個大餅是不是真的可以吃得到,就算吃到了幾口,是不是能可持續性地繼續吃下去。

最後他們一年前得到的結論就是: 真的不行。 主要原因還是北美票房,他們手上的數據應該是發現, 如果過份遷就中國的"主旋律",反而會傷害到北美票房的根本。

以兩害相取其輕(失中國市場/失中國市場又失歐美市場),他們只能選擇一條至少公關風險控管比較可行的路。


另外還有個問題就是中國的戲院通路片商抽成抽太多了,其他國家的戲院,通常吃50%票房,頂多吃到60%。中國的戲院可以抽到75%,高昂的中國發行費用加上高昂的通路抽成費用,再加上為了規避西片上映額度而必須支付的,中資合夥抽成的費用,讓中國市場來的票房收入,對好萊塢片商而言不是一個健康成熟的收入管道,而只能夠視為是"額外的","多賺的"收入。

用比較好理解的話來說,中國票房的帳面數字都很好看,但對好萊塢片商而言,投資人看到的好看票房數字背後,實際能賺到的收益遠低於帳面數字太多太多。


https://disp.cc/b/31-f4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