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無題 無名 ID:Hjhm98ks 2021/12/18(六) 17:12:13.372 No.25416388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21-12-18 23:38:11
接下來的三年如果缺電 我直接嗆你們這些死老百姓自己不要核四的 乾我屁事
無題 無名 ID:kIQ3Gnd2 2021/12/18(六) 17:13:24.450 No.25416416你以為那都沒啟用過沒保養的核四三年內就能啟用
難怪這次公投輸得如此悽慘
無題 無名 ID:u9tsAojE 2021/12/18(六) 17:15:19.931 No.25416450
無題 無名 ID:Oawv29ag 2021/12/18(六) 17:17:04.634 No.25416487>>25416443所以蓋在哪 連蓋在哪都沒定案 還有一個堅持非核家園的 所以要怎麼面對2024的缺口
反正這是所有人的選擇 物價漲幅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無題 無名 ID:mU7AYJU6 2021/12/18(六) 17:17:59.408 No.25416500不論公投結果如何
電價這樣已經......無法控制了,特別是在碳排放稅開始徵收之後
未來幾年,這世界即將會有大的變動
各國政府為何要收碳排放稅?
就是跨國財團安排好要讓各國央行回收(因為疫情放出的)資金,順便打爆俄羅斯這個全球最大散戶用的(以綠能為藉口讓石油出口國周轉不靈)
但俄羅斯總統普京也不是省油的燈,而且以拜登為首的美國外交團隊實力不如以往
之後的政治與經濟風暴中心大概率會在臺灣這個半導體製造中心......
碳排放稅開始徵收後
(不只是消費稅的概念,是你的生存就必須課稅)
貧富差距會拉得更大
跨國財團們反而會更加有錢、權力更大
全球的政治環境也會更加極端
碳排放稅(生存稅)的徵收
臺灣的部分會以在2023先以電費的3%試水溫
2024關鍵的總統選舉後一年,也就是2025,不論2024選誰都會拉到30%
物價有機會短時間瞬間膨脹一倍以上
少子化會加劇更多
臺灣的確是還有人在抵擋這股浪潮(即使是買疫錨的那位,在頂層跨國財團眼中也只是個打工仔)
但時間不多了
有關注國際新聞的都應該感覺得出來
無題 無名 ID:zyDtNvX2 2021/12/18(六) 17:21:49.498 No.25416574公視已經對台電專訪過了
台電人員提到核四重啟就是N+7年
7是已經確定的排程,N是包含找回當時的組員,重新招標,新環評對策等等
這個N經,可能會比7年還久...
同樣條件下,比如政府施壓推動,貢寮鄉親完全同意等等
核四再怎麼快,可能也要10年才能重啟
蓋核五可能還真的比較快..
無題 無名 ID:Oawv29ag 2021/12/18(六) 17:23:47.481 No.25416605>>25416522所以為什麼我要用我的生活多餘所得替政府擦屁股了 錢又沒幫我漲的 林巴高於基本薪資 已經是受害族群了 利益沒得到 還要我多花錢 還要感謝你是根深蒂固的韭菜思維嗎
無題 無名 ID:IVno99BQ 2021/12/18(六) 17:38:38.477 No.25416868>>25416640如果照那個工程師說的是真的
那為什麼過那麼多年政府不廢止核四 還放在那邊給他爛
還撥補助維護核四 這不就弊案檢調該察了吧
無題 無名 ID:RFyQFmLY 2021/12/18(六) 21:44:32.471 No.25421243你們都搞錯了
不會缺電
是電價飛起
以後下等人是沒辦法在夏天吹冷氣的
無題 無名 ID:Oawv29ag 2021/12/18(六) 21:49:14.118 No.25421335>>25416916很遺憾並沒有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10日表示,三接如果不過,
>會造成大潭電廠7、8、9號機等新機組氣源不足,
現在的再外推方案雖延後2.5年,仍可靠調度來度過空窗期,若要遷移至台北港,預估期程需延後11年,將對供電穩定度產生極大的衝擊。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6%BD%AD%E7%99%BC%E9%9B%BB%E5%BB%A0
7號機2部600+八號機112+九號機112=824
2025非核家園 985+951+951=2887
無題 無名 ID:/H2DJ1sw 2021/12/18(六) 21:59:02.403 No.25421500>>25421258已經有規劃四接、五接了 再跑環評中
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主要在於天然氣供應網路的完善
可以更靈活的調度輸送 避免當年815大停電的意外再度發生
但發電量的增加 看的還是發電機組
無題 無名 ID:Oawv29ag 2021/12/18(六) 22:11:15.878 No.25421688>>25421500台電表示,若四接、五接期程受阻或無法興建,將無法確保台中電廠、通霄二期及協和電廠的穩定氣源,影響約850萬瓩
照樣缺850+824=1674 然後850沒法在2025核三除役前完成 天才的低能政策 一個規畫下 毀了一堆珊瑚礁跟藻礁 然後基載發電量倒虧了120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