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無題 無名 ID:LnBwu3Os 2020/06/19(五) 21:56:03.974 No.18905220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20-06-19 06:55:45
請問島民 ,我該怎麼理解醫生這段話
https://m.youtube.com/watch?v=3zFUP6S0H5s
「如果訂立上限的話→高價醫材退出市場
(賣不了好價錢)
從此醫院只有中低價醫材→醫生只能提供中低價醫材→效果怎麼樣你自己看著辦」
是這樣嗎?
可是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廠商真的會那麼簡單就放棄原本的市場大餅嗎
無題 無名 ID:Vkn8LDrk 2020/06/19(五) 21:58:19.296 No.18905248就用健保的人以後享受不到最高級的器材跟藥物
想用通通變成自費要加錢而已
無題 無名 ID:tzZP7xcE 2020/06/19(五) 22:04:59.298 No.18905348今天早上有新聞
醫界人士說了一下
每年都有新藥推出,但他們不會送來台灣 別國市場較大
有一個父親說 兒子只要用某種藥治療就可以不用開刀
偏偏台灣沒有進口 只好開刀
藥不適你一個人要用就郵寄訂購 政府要准才行
你有錢也不能在台灣買來用,醫院也不會用
請出國醫
反正 只要你生的病都是健保藥能搞定的,就沒差 這樣ok嗎
無題 無名 ID:LnBwu3Os 2020/06/19(五) 22:07:29.204 No.18905375>No.18905277>中高階的材料只能去外國訂因為都退出台灣市場了
所以訂立上限的話
醫生、醫院都不能再用任何形式提供高價醫材的管道……………嗎?
否則怎麼樣? 涉及違法行為?
無題 無名 ID:rci6Gvus 2020/06/19(五) 22:07:42.684 No.18905377定上限廠商就會退出
那那些原本就在上限下的廠商是怎麼搞到醫材的?
無題 無名 ID:lgoc7h0Y 2020/06/19(五) 22:10:17.733 No.18905415>>18905375因為他們認為健保不給他們賺得更多~ 他們就退出台灣市場了
(你看那一堆更高價的藥品~ 健保不給付就退出台灣市場了)
無題 無名 ID:tJ/9YqPU 2020/06/19(五) 22:11:17.332 No.18905429因為一般的台廠藥缺少外國貨來競爭
就會把價錢拉到上限
就是逆向的22k政策
無題 無名 ID:MehqKcl6 2020/06/19(五) 22:12:31.304 No.18905443>>18905375哀
訂立上限是指 你想用超出自費限額的醫材 你就不能用健保 要全額自費
你用健保 就只能用限額內的醫材 等於是健保幫你開了清單
而健保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時間使用的 所以你如果不在清單內
市場會縮小 有些人使用醫材的自費部分是用另外保的醫療保險來貼 那這樣其實這個醫療保險的效用也就下降了
不會違法 退出市場沒門路而已
無題 無名 ID:tJ/9YqPU 2020/06/19(五) 22:12:50.615 No.18905446例如原本有1萬跟5萬的器材
定3萬上限
如此使得5萬的退出市場
1萬的就順勢漲到3萬,不爽自己出國開刀
無題 無名 ID:gOgoeGos 2020/06/19(五) 22:13:29.479 No.18905452健保藥就是這樣
衛服部砍醫院藥錢->醫院壓進購藥成本->廠商殺到見骨->原廠藥不玩了,退出台灣市場->剩爛台廠藥可以買
大多台廠藥 實驗室檢測不到效果喔
想想同樣的事發生在心臟支架上會怎樣?wwwwwwwwwwww
無題 無名 ID:T7aShI9M 2020/06/19(五) 22:15:14.112 No.18905472>>18905220給你舉個例子
有兩家滷肉飯
-甲店用高級食材還有優質服務一碗賣100
-以店用便宜食材開在路邊一碗賣30
現在政府怕有人不小心吃到太貴的滷肉飯規定一碗只能賣40
甲店發現這樣他就無法負擔原來的高級食材與人力成本
所以只有兩個選擇(A)降低品質以求降低成本 (B)退出市場
(A)如果他選擇降低品質,那市場上就只剩下便宜貨的滷肉飯,消費者失去了更好的選擇
(B)如果他選擇了退出市場,就只剩下便宜的乙店成了市場獨佔,他沒人跟他競爭時,消費者失去選擇,價格就隨他爽定,接下來消費者就只能用一碗40的價格吃到原來15元就能吃到的爛滷肉飯
當一個市場失去競爭,就只會沈淪,這是很簡單的經濟學原理
無題 無名 ID:rg5dchGA 2020/06/19(五) 22:16:13.501 No.18905480這次真的是醫院跟醫生口徑難得一致的一次
平常醫生幹醫院幹得要死
這個說法的盲點是
講得好像退出健保後
台灣不會有代理商進高價醫材
但如果有新的代理
醫院賺不到
所以醫院反對
有健保外的選項的話
醫生工作會變複雜
所以他們也反對
大概是這樣
無題 無名 ID:GnvubQM2 2020/06/19(五) 22:16:27.160 No.18905482醫材這種東西很吃技術
很多精細的醫材台廠做的東西就是沒辦法跟外國的一樣好
國外的東西本來就賣很貴了
要定上限乾脆就別醫了
無題 無名 ID:iAfwVOaY 2020/06/19(五) 22:17:45.646 No.18905497>>18905472我不直接回答你, 用例子回答你
我剛才出去想吃東西看見兩家餐廳 一家是賣台灣菜 一家是賣廣東菜
台灣菜那間可以在店門口看見菜單和價錢, 連飲料/加菜還要加多少錢
廣東菜只能進去店內才能看見
因為我很久沒吃廣東菜 所以選了廣東菜
(我的習慣是不列明價錢的餐館一概不去 可是這次是例外 好慘的例外呀)
進去廣東菜館吃麵要35 吃菜貴的要25 便宜的要20
我平常都是點三個菜, 加起來$100, 飲料30
如果我這樣的話, 結帳一共要130
我又一看,這間餐廳又不是很乾淨
我問店員有沒有便宜的他說 $30可以吃港式粉果
我馬上走了
然後我便去了另外一間吃台灣菜, 雙拼面+油菜+飲料 結帳100
還吃了美味的豬肘,有三塊半個拳頭大的豬肘
上面說了甚麼 自己參透一下吧
無題 無名 ID:DGOo/1Is 2020/06/19(五) 22:18:22.686 No.18905505我覺得李秉穎解釋的最容易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1_h_51RrWQ
可以參考參考
無題 無名 ID:QirtGBxc 2020/06/19(五) 22:18:37.309 No.18905506拯救健保的方式就是讓它炸開
這已經是醫界共識了
再怎麼修法跟輸血最後還是會倒
所以請各位年輕人從現在開始跟老人拚上大醫院的次數
不然健保拖越久只會死的越難看
無題 無名 ID:lEWS/KvU 2020/06/19(五) 22:19:09.179 No.18905512>>18905220那些都不重要 煙霧彈而已
這件事真正的核心是在醫療商業保險
醫療商業保險通常會讓你用最高級的醫材也全額給付
所以定一個統一上限 留下高級醫材被上限限制住醫療險就會少賠點
不留更好 直接去掉貴的剩便宜的要給付
像我爸之前粉碎性骨折 用了一堆國外名牌的首尾螺紋埋頭釘跟鋼板
到最後保險全額給付 直接就把以前繳的保費一口氣討回來還有賺了
最近又動了白內障手術 也是醫材就要賠八萬九萬 還不算休養時間的給付
這些商業保險想省錢所以搞出這次的政治風波
無題 無名 ID:l8YAHW/2 2020/06/19(五) 22:21:09.891 No.18905540>>18905480因為醫療預後不佳會先幹醫生
我覺得醫生們應該聯絡高階醫材藥品廠商給資源做隨機試驗
證明有效果差異 投稿期刊發表結果 順便在期刊檢討健保
不然醫生就會一直被政府和公衛政客當韭菜
無題 無名 ID:MehqKcl6 2020/06/19(五) 22:21:34.194 No.18905549
無題 無名 ID:LnBwu3Os 2020/06/19(五) 22:21:57.071 No.18905559OK ,我整理一下大家的意見
這個醫生說的「市場」 ,不是藥廠競爭的市場
而是整個台灣市場?
而「訂立上限之後」 ,為了以防萬一還應該多買一份醫療保險?
(我是說 ,假設之後真的訂立上限的話)
無題 無名 ID:MehqKcl6 2020/06/19(五) 22:23:38.784 No.18905575>>18905559你在公三小ww
>而「訂立上限之後」 ,為了以防萬一還應該多買一份醫療保險?
很多人早就買了醫療保險了 定立上限後你已經沒有買的意義了
因為沒有高價品給你用
無題 無名 ID:lEWS/KvU 2020/06/19(五) 22:26:15.518 No.18905611>>18905559訂立上限逼走國外大廠
這些商業保險就可以省很多錢了
變成就是你保了商業保險後 也只有比健保多一級兩級的醫材能用
被逼出台灣的醫材 是會連自費選項都完全不留
你想完全自己掏錢用也不可能
無題 無名 ID:T7aShI9M 2020/06/19(五) 22:29:07.988 No.18905644我覺得衛福部如果擔心有人被當冤大頭
衛福部就公布各種手術在各家醫院的價格差距與使用器材的差異讓民眾可以查尋就好了
很簡單就可以解決的事...
無題 無名 ID:lEWS/KvU 2020/06/19(五) 22:41:36.174 No.18905780>>18905644這個也是衛服部要丟出來混淆視聽的說法啊
像塗藥支架有保存時間的問題
用量大又名聲大的醫院就可以一次叫很多
價格就能議的比較低
反過來就是價格會上去
這現像本來就一定會發生 但真的做揭露可能就產生排擠效應
對本來議價能力就弱的醫院只會更不利
議價能力高的醫院 該科醫生會被執不完的刀給操死
然後大家郤排議價能力高的醫院 就變成排擠急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