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角色]滿清凱甲 無名 19/12/09(一)01:03:04 ID:bGEDwvX6 No.1706081 評分:0, 年:0, 月:0, 週:0, 日:0, [+1 / -1] 最後更新:2020-03-11 06:34:12
這大概是人類史上最醜的鎧甲了吧
到底是怎樣才能想出把棉被打上鉚釘後穿在身上這種點子啊
唉唉
說到古日本人家想到的是浪人武士刀和帥氣盔甲
說到古中國卻是穿著棉被的禿頭
然後支那又超愛拍那段歷史瘋狂放送這種醜到爆的形象
明明滿清之前的朝代整體形象就帥多了,那個明朝甲不知道比這種滿禿棉被潮多少倍
偏偏留給後世的是這種釘子棉被的形象
唉 太苦了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08:01 ID:0dJfEtAk No.1706084
捨棄防禦換速度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18:44 ID:sS5HuS6Q No.1706086
布面甲,類似西方的板甲衣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19:56 ID:T.CCSFTk No.1706087
這種中亞甲很好看啊
俄甲也是這模式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22:55 ID:GQVayvyU No.1706089
何止鎧甲
官服也是正中一塊貼布or一塊大餅
髮型更是醜爆了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26:55 ID:T.CCSFTk No.1706094 中亞甲明明就很好看啊
https://www.facebook.com/pg/SharukhanClan/photos/?tab=album&album_id=471702516314789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27:52 ID:BokgbRo. No.1706096
>>偏偏留給後世的是這種釘子棉被的形象
中北亞就要這種大袍才吃香
再往北就不是人能住的地方了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30:26 ID:T.CCSFTk No.1706097
>捨棄防禦換速度
相反了,這類型裝甲比板甲重
這套是順治帝鎖子錦盔甲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53:08 ID:Dn0sMp52 No.1706104 在某部世界未日求生影集中
主持人介紹想獲得最容易製作又想要最強防禦力
兩者兼顧的東西有一種:紙甲
顧名思義就是用紙張不斷疊加和壓縮得出來的紙板
雖然泡水會軟但曬乾後又能回復
而且只需用一層防水防火物料包裹就能消除弱點
重點是小口徑手槍打不穿它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1:57:13 ID:locY5pFY No.1706105
>>1706081那每個釘子後面都鑲著一片鐵片
作為遊牧民族崛起的帝國這種衣裝提供了可動範圍相當的大
且覆蓋更多盔甲與人體間的間細
在你騎射時不會影響到動作且受到攻擊時你不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受到傷害
(像是剛好被流箭從手肘或者脖子等一般武具的縫隙被貫穿
而且即使受到攻擊造成護甲損壞也只要換掉一片就好而不是向別人整塊盔甲都要拿去補
缺點是沒有像西洋鎧有較大的空隙能吸收外力攻擊的動能
不過這問題要解決的話頂多再多加幾件棉襖穿在裡面墊著就好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3:06:34 ID:6/oiEbOw No.1706131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3:33:59 ID:l5njUeWQ No.1706140
>>1706131那來想想其他的鎧甲,
金屬的。就算相對最簡單的拿引擎蓋改裝胸甲,你要怎麼切下來,掛在胸口都很難了。
皮甲,你要怎麼找到適合的皮子。拆沙發疊厚度嗎?
相較之下,紙甲衝到便利商店,雜誌,膠布礦泉水(飲料)就可以做出來了。哪塊壞了還可以像反應裝甲一樣換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3:43:32 ID:nFtVse.U No.1706143 >>1706094這叫綴甲或礼甲Lamellar,甲片用繩固定大多是甲片在外
清軍的布面甲比較接近歐洲Brigandine(圖中綠色背心狀的),用鉚釘固定所以常有甲泡(表面圓圓的金屬粒)一般甲片在內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3:50:45 ID:nFtVse.U No.1706146
>>1706143沒附到圖...
Brigandine是從板甲衣coat of plate演變來的,在中世紀晚期到文藝復興歐洲很普遍,因為比板甲便宜很多所以買不起板甲的職業傭兵跟軍士會選擇Brigandine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3:56:31 ID:941HQVTU No.1706150 最帥的鎧甲
大家的看法是哪一種鎧甲比較帥?
這套中式鎧甲不錯看吧~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3:57:10 ID:WQ.5lTMI No.1706151
奴之步兵極精,分合有法;而談東事者但以為長於弓馬而已。總由望敵先奔,至於
今未能知彼故也。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3:59:31 ID:WQ.5lTMI No.1706153
臣又見在遼回還人等,言賊(後金)兵所戴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
。故(與朝)鮮營對壘,被奴步兵驟進,將拒馬木登時撤去;鮮兵非無銃箭,而無可奈何者
,甲堅固也。
這有可能不是後金鐵人的真正裝備,看了看總感覺差不少
應該內部有另外一套護甲不然就是這套就是儀式用的
無題 感覺還挺時髦的 19/12/09(一)04:09:10 ID:MyjXxJk6 No.1706154 火槍兵的盔甲不知道有沒有專有名詞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4:15:20 ID:941HQVTU No.1706155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4:24:18 ID:sDOy9EOw No.1706157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4:28:31 ID:k9B.cx7. No.1706160
>>1706131就跟家庭代工、FOOD PANDA一樣~重點不在
麻不麻煩,而是好不好上手。一般金屬什麼的你
基本上沒那器械和技術根本無從上手,但只是用紙
張堆疊的話你就算末日求生也很好用這概念去發揮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4:38:08 ID:nFtVse.U No.1706161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6:33:48 ID:jVYnbOCs No.1706179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6:41:18 ID:WV2BbIRo No.1706180 看原PO的文錯字一堆又充滿政治廚用語擺明是來釣魚的政治廚
上面幾個還囉唆什麼
和原PO一樣智障嗎
sage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7:31:30 ID:P8aOHbnY No.1706188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7:31:30 ID:P8aOHbnY No.1706189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7:32:20 ID:GQVayvyU No.1706190
靠北wwww
回一次跳出四個回復
我不是故意的喔wwwww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7:35:48 ID:vXEXBXDs No.1706194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8:07:43 ID:lxDQ6n7. No.1706197
>>1706194因為要釣魚的不是開串,而是No.1706180啊
你看他只會罵人又充滿負面用語擺明是來釣魚的廚
何必和他囉唆什麼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8:07:47 ID:O3to4yNU No.1706198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8:19:55 ID:VtyaPk.. No.1706199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9:15:35 ID:vXEXBXDs No.1706219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9:53:25 ID:WfFr/k6s No.1706242 女真人生活的滿洲冬天要穿金屬鎧甲的話會凍傷吧
套一層棉被上去有一定防禦力還能保暖
無題 無名 19/12/09(一)09:57:43 ID:PQeQlW36 No.1706244
>>1706242正解,當年明朝邊軍都是穿這類布面甲
尤其那時是小冰河期,北方冷得要命
紙甲皮甲札甲基本上都是南方明軍在用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0:21:46 ID:CEoi.YQU No.1706275 >>1706081這東西可是連戚繼光都大推好用
天雨地濕,鐵甲易生鏽爛,必不可用矣
倭甲貴且短,亦非兵力可得,又非官帑能製
今擇其利者,步兵惟有緝甲
用絹布不等,若紙、綿俱薄,則箭亦可入,無論鉛子,今須厚一寸
簡單說這東西就是在輕便、成本、防禦面積、耐用各方面取得平衡
還有一定的防彈(早期火槍)能力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3:00:09 ID:bGEDwvX6 No.1706443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3:07:41 ID:GSORkOPw No.1706447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3:09:58 ID:k0//HYnA No.1706450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3:18:11 ID:4i5LV3oQ No.1706455 >>1706150中式最好看又最重的的應該是山紋甲,不過就是重過頭了
https://youtu.be/gJ7QvCvO9yY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3:33:28 ID:90TameTw No.1706464 >>1706275要注意的是戚繼光在講盔甲時舉的都是南方作戰的經驗
(多用步兵所以要注意行軍,敵方可能會用火槍)
而且書中還推薦水戰時可以裝備重甲(因為不需要靠腳行軍)
這種有點違背常識的說法,所以也很難講
明軍在北方面對女真和蒙古時面對的環境和敵人都不相同
有趣的是如果角度換成面對明軍的蒙古/女真,這篇提到的優點又符合需求了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3:35:38 ID:8z4GKFak No.1706466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3:47:51 ID:rEFIhnG2 No.1706473
>>1706443倭甲貴且短
還有一個防禦面積不足的問題
而且這東西在日本也是精品
能穿這種東西的至少是武家出身
在日本也不會給步兵穿
要對抗子彈的話還必須搭配板甲
緝甲便宜泛用性高
對子彈還有一定防禦力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4:50:24 ID:bGEDwvX6 No.1706526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5:08:31 ID:8S1KywWc No.1706538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5:47:50 ID:KLMiqdTc No.1706564 >>1706275>>1706464那段根本不是戚繼光講的,人家可是現場實務軍官哪會寫這種瘋話
出典應該是"武備要略",明人程子頤作
紙甲純粹是沒錢保養鐵甲也買不起日本進口貨才生出來的應急產物...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6:03:15 ID:GoQIZ8aw No.1706577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6:17:26 ID:90TameTw No.1706586
>>1706564我很確定紀效新書有講過這段
(紀效新書十四卷本 卷之七營陣篇 身甲解)
至於他是不是從其他地方抄來的我就不知道了
但另外一方面來講如果他真的把這段抄進書裡
不就也代表他認同這段看法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8:43:09 ID:7a4aGrxw No.1706715 清的布甲雖然沒漢人的甲冑那麼好看
不過配上戰馬也算有幾分威風了
個人覺得最難看的還是豹勇士了(如果那算鎧甲)
簡直是搞笑用的,而且幾乎沒防禦力可言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9:31:51 ID:SiBqaVY. No.1706811
>>1706715那是因為他們在的地方也不需要防禦力高的護甲
大家武器都是石刀木棍之類的穿輕便點跑快一點還比較有利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9:35:52 ID:SjU7D6gg No.1706818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9:48:35 ID:uY0g0E12 No.1706835 >>1706818虎勇士那算是皇帝拉風用的吧
就和西方負責保衛王宮的禁軍一樣頭盔都放滿無用的華麗裝飾
無題 無名 19/12/09(一)19:56:10 ID:SjU7D6gg No.1706846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1:06:45 ID:PK7SJN/. No.1707393
>>1706715就算先不論那應該算戰衣
先把他算一種皮甲好了
你怎麼會認為穿著棉被會比穿著美洲豹皮還潮?
滿清棉被甲就是人類史上最醜戰甲
沒有之一
不接受反駁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1:24:24 ID:OA0quB4I No.1707401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1:27:57 ID:pM.2BLE2 No.1707403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22:54 ID:9Nnhsok6 No.1707820 為啥頭上要有避雷針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24:52 ID:dHyDjFS. No.1707823
>>1707820這樣士兵才看得見長官在哪裡
古代沒有無線電就只能靠目視跟喊話進行聯絡和調度了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28:27 ID:AAmkjm7g No.1707833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36:22 ID:i4zUUBj6 No.1707843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41:36 ID:HpjGo0zg No.1707853 >>1707843他們覺得這樣cosplay那些動物的魂或是特質會跑到自己身上可以震懾敵人(應該吧
像是一堆模仿動物的什麼虎形拳螳螂拳之類的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47:44 ID:Spej/k9w No.170786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6005710/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47:49 ID:9Nnhsok6 No.1707865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52:29 ID:UTL2VOH. No.1707872
>>1707820那是最後的手段,只有被敵人逼到走投無路、必死無疑下才可使用,用了就必須殺光目擊者,平時就當它是角
無題 無名 19/12/10(二)19:53:48 ID:i4zUUBj6 No.1707876 >>1707855
>>1707853現代的話,想像一下一群Furry fandom衝向手拿機槍的國軍弟兄....
或許真有那麼一回事。
無題 無名 19/12/10(二)20:41:17 ID:2nVTjaTY No.1707962
無題 無名 19/12/10(二)21:26:11 ID:ql4Fw.OQ No.1708021 >>1707843不會喔
你知道薩摩的示現流嘛
就是武器高舉過頭 一面大喊 一面向狂戰士一樣衝向敵方
你說會不會很蠢? 會阿 武器高舉過頭正前方沒有防備的直接衝ㄟ
那有沒有效? 你去問關原之戰 勝利後正在收頭的東軍 示現流有沒有效
無題 無名 19/12/10(二)21:55:45 ID:dbobIoHE No.1708054
無題 無名 19/12/10(二)22:09:13 ID:Spej/k9w No.1708068
無本文
無題 無名 19/12/10(二)22:11:24 ID:Spej/k9w No.1708071
無本文
無題 無名 19/12/10(二)22:13:18 ID:k8/.WEGE No.1708074
無題 無名 19/12/10(二)22:15:41 ID:fY5SOhLQ No.1708077 >>1706275所以明朝是把棉甲給兵穿
將領穿明光鎧
然後滿清是把棉甲給將領穿
雜兵沒護甲這樣嗎?
無題 無名 19/12/10(二)22:48:43 ID:HpjGo0zg No.1708126 >>1708077明光鎧這類重型甲冑到清朝就漸漸退流行了,明光鎧對於彈丸類高衝擊傷害防禦沒有很好,布面外層有棉布吸收能量會比明光鎧好
同時代的歐洲(17世紀中之後)步兵隨著火器變成主流也慢慢變得沒什麼金屬甲冑改穿硬皮衣或硬棉布衣或是一般軍服,十八世紀大致只剩一些騎兵有盔甲
無題 無名 19/12/11(三)03:43:05 ID:GLLBBlgE No.1708321 >>1706275>>若紙、綿俱薄,則箭亦可入,無論鉛子,今須厚一寸
是說薄的話就可以用箭射穿,何況是火槍
並不是說可以擋火槍
>>而且書中還推薦水戰時可以裝備重甲
鐵甲在水戰可用擋射程遠的火槍,戚氏編制的水兵幾乎都用火槍和弓
倭寇打水戰,可能是互相持續射擊
陸戰射幾發就變成肉博戰又需要行軍
輕便和靈活性的要求反而較高
>>1706443>>有錢的話還是武士盔甲才是上選嗎
武士是上流人,給自己的品質當然會比較好
明朝的軍人只是政府的員工,公發的裝備當然不講究
>>1706447>>倭甲貴且短
應該短=數量少,倭寇大部份是裸身的G-string戰士
給所有士兵戰利品供不應求
>>1706564程子頤多少也有軍職的
>>1708077不是
明光甲是指胸口有加銅鏡之類的盔甲
明代的金屬甲有明甲和暗甲
明甲就是純粹將甲片穿線,類似日本盔甲
明甲要拆散保養除鏽,花時間又要給工匠錢
暗甲就是將鐵片鑲在布衣的甲,比較防鏽才流行
明代的北兵流行穿鐵甲,以戚氏的編制,將領通常有頭盔、身甲、臂手(像蝦殼的金屬手臂甲)
雜兵有頭盔和身甲
南兵的話就有皮甲、藤甲、綿甲(布、紙、綿等纖維作材料的盔甲)
還有地方土司兵、傭兵可是各有特色等,很難說得詳細
明亡時還有很多部隊是用冷兵器,有火器的部隊亦不流行火繩槍
仍然是在東亞擁有火器優勢的地方
明亡後滿清軍的火槍慢慢增加到至少4成,叛軍、外敵都會學會用火器
可能是這原因所以都比較不穿甲
>>1708126>>布面外層有棉布吸收能量會比明光鎧好
壓縮成一寸厚的綿都擋不了火槍,有什麼吸收能量的作用
無題 無名 19/12/11(三)05:22:45 ID:4zeeo5kE No.1708326
無題 無名 19/12/11(三)05:29:55 ID:H1Nhe2lI No.1708327 >>1708321如果照mythbuster玩電話簿裝甲那回的標準來看
一寸(明一寸=3.2cm)的紙而且壓實再加上厚棉應該是可以擋下霰彈與9mm Parabellum無誤
問題在重量,這樣一塊大概在b5面積下是2磅重
如果像圖片那樣前胸後背貼滿到膝蓋,那就是約30磅...跟較輕的全套板甲相當(同時代歐洲騎兵胸甲約6磅)
就算只有前面有+明朝人體格較小要打折也有12磅左右,而且看結構這重量應該是全部掛在肩膀上...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2:46:22 ID:anzUiiT2 No.1708578 >>1708327mythbuster是純紙甲的
由綿、布、紙縫緊而成的才是戚繼光的(纖維甲)
所以不會穿一寸厚的甲又加一層綿
現存一件品相超好的纖維甲(韓國)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就是13磅
看圖No.1706586
前長後短,假設胸甲跟背甲相同
胸甲加大腿是背甲的兩倍長
也只是19.5磅
而且是可以用鞓帶(明代的戰術腰帶)索緊
讓腰分擔一部份負荷
後金倒是有傳說會穿兩層的金屬甲擋明朝的火槍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2:53:59 ID:H1Nhe2lI No.1708585 >>1708578近20磅也很重了,而且前長後短重量不平均會是問題
加上很厚,光靠腰帶能分擔多少重量也是存疑
終究是貧窮民兵團能弄到的替代品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4:05:09 ID:anzUiiT2 No.1708658 >>1708585歐洲步兵用brigandine只保護身軀就已經要20磅
13磅已經算很良心的數字,武士甲也會用腰帶的
再說
拿騎士的高級品再批評普通士兵的盔甲
感覺真有點很什麼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6:46:58 ID:14Ly7Xw. No.1708886 >>1707876No Merc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JVZZLv2GE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7:23:05 ID:C4iXkfQU No.1708961
>>1708658brigandine裡面是有鐵片的,而且是筒狀結構包覆整個軀幹+真正意義的上的可以用腰部分散重量
再來,中世晚期水力鐵鎚發明以後胸板甲或半身甲其實費用大減,
而且比起傳統的coat of plate或brigandine要輕很多,所以大概1500左右就已經普及化了,並不是貴族老爺專屬的昂貴玩具...
真正的全套板甲主要是貴在量身打造和護腿護腕這些用鐵片綴連的部分(因為需要大量人工調整)
紙甲或纖維甲就真的只是沒有辦法兼沒有錢之下的替代品而已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7:41:43 ID:N7mgSOF. No.1708996 >>1708321棉在西方最初就是用來吸收衝擊
鎖子甲跟板甲底下都會穿
只是隨著火器進步
抗打擊的需求少
很快就連同防具一起拋棄
清朝單純是不希望旗兵以外的漢人有武裝
同時也不想養那麼多兵
所以只留下了自己的旗兵
有事就招集鄉勇(民兵)去打民亂
別說裝甲
跟本就只給刀跟長矛
列強的入侵時歐洲改成全民徵兵制
但海軍陸戰隊在當時是志願型的士兵
清朝多半輸得很難看就是這樣來的
-
倭寇的具足多數都是無袖的胸甲
船上戰鬥的時候只要壓低身子就只看得到上半身
但是近身戰還是需要全副盔甲
其他場合在戚家軍則是有指出最困難的戰鬥是下半身泡水的濕地
倭寇只需要半蹲在水中使用火槍就有很好的保護
這時後全身裝甲的士兵只是當靶子
加上戚家軍是追擊跟驅逐的一方
幾乎只能進不能退
才會需要想一些特殊的步數來裝備自己
就事實上, 除非真的體能很好
日本也很少那種全身裝甲的黃母衣去追著半身裝甲的足輕到處跑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8:02:05 ID:9t4.eKMw No.1709023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8:09:04 ID:cE41d9NM No.1709041
無題 無名 19/12/11(三)18:37:28 ID:anzUiiT2 No.1709087
>>1708996>>棉在西方最初就是用來吸收衝擊
那戚繼光用的剛柔牌是做心酸哦,還要費值40~50兩
(1兩幾乎是一個士兵的月薪)
還是三十步內用火槍就可以打穿
>>有事就招集鄉勇(民兵)去打民亂
>>別說裝甲
>>跟本就只給刀跟長矛
湘軍志
八隊之械:一、五抬槍,二、四、六、八刀矛,三、七小槍。
抬槍就是巨人火繩槍呀.......
>>其他場合在戚家軍則是有指出最困難的戰鬥是下半身泡水的濕地
你的槍不濕,彈藥和藥繩都濕透了
錯很大都不知怎樣吐糟,現在只挑一些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