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8705年級
民國50-59出生
出生於經濟起飛的年代
台灣成立加工出口區、工業產品佔出口比例首次超過農產品;1963~1973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為10.6%,被外媒盛讚為「經濟奇蹟」。
吃「乖乖」、穿「中國強」
乖乖在1968年上市,成為五年級以降最愛的零食;中國強帆布鞋則在1969年成立,是當時校園最流行的鞋款。
說方言要罰錢,人人喊「反共復國」
說方言會被老師罰錢、罰掛牌子,直到解嚴才慢慢消失。反共教育也深入中小學,以「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等句子作結,作文、演講才能拿高分。
高職生多過高中生,大學錄取率3成
高中職學生人數比例從1960年代的6:4,逐漸調整為1970年代的4:6、1980年代的3:7,為經濟建設提供充足技術人力。另外,大學錄取率不高,在1980年代僅3成左右。
棒球成為國球
1968年,來自台東的紅葉少棒隊以7:0大敗日本少棒明星隊,隔年金龍少棒隊拿下美國世界少棒大賽冠軍,開啟1960~80年代的「三冠王」(少棒、青少棒、青棒成為世界冠軍常客)時代。
「看電視」是最夯娛樂
1962年首家電視台「台視」開播,1964~1970年間,電視機銷售量由3萬1,000多台增至125萬多台,成長40倍。台視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創下收視率97%紀錄,「轟動武林,驚動萬教」與「順我者生、逆我者亡」更成為經典台詞。
6年級
民國60-69出生
國民所得狂飆,青年失業率最低
六年級成長於家家戶戶「富起來」的年代:1976年,國民每人所得突破1千美元,17年後突破1萬美元。此外,六年級出社會時青年失業率(15~24歲)最低,1993年為4.65%,低於五年級出社會時的6.54%、七年級出社會時的11.44%。去年,青年失業率則攀至12.66%。
學生運動風起雲湧
1987年解除戒嚴,各種對舊制反動的浪潮吹進大學校園。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學生群起抗議「萬年國會」,最多有6,000名南北大學生,在中正紀念堂廣場靜坐抗議國大代表選舉與運作。
民主社會來臨,擁抱多元價值觀
解嚴後黨禁、報禁開放,電視台從原本僅無線三台,演變成1995年的42個頻道,至今超過百台;報紙也從3大張,增至10多張。六年級是第一個在多元價值中長大的世代,1996年見證第一任民選總統、2000年總統大選政黨輪替。
發展高科技產業,電機系為第一志願
1980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落成,帶動台灣往高科技產業發展。出口大宗逐漸由1980年代的製傘、製鞋、網球拍等,轉變為1990年代的資訊電子產品,如主機板、終端機、顯示器。大學聯考也由電機科系雄踞第一志願長達數10年,成為「科技新貴」是不少六年級最嚮往的工作。
珍珠奶茶、麥當勞、超商出現
泡沫紅茶店是六年級聚會的熱門場所。1987年,珍珠奶茶在台中、台南出現,並在1990年代風靡台灣。台灣第一家7-ELEVEn在1980年開幕、第一家麥當勞在1984年出現。
7年級
民國70-79出生
出生太平,貧富差距惡化
1989年股票首次上萬點,正是「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但1990年代之後,貧富差距現象惡化:可支配所得最高20%與最低20%家庭差距倍數,從1970年代約4倍,到2001年的6.39倍;最有錢5%的家庭所得與最貧窮5%所得之比,從1998年的33倍,暴增至2007年的62倍。
少子化現象浮現
1985年,台灣生育率首度降至2以下(每位女性只生1.88個孩子),少子化趨勢展開,許多父母熱衷於栽培小孩才藝,「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教改世代,人人可念大學
大學數量從1996年67所,至2008年七年級末段班進大學時,增加至147所,大學生也由33.8萬人暴增為100.6萬人。大學聯招∕指考錄取率則從1998年的6成,增加為2008年的9成7,出現「3分上大學」現象。2002年推動多元入學方案,七年級成為第一個可透過推薦、申請進大學的世代。
工作難找,22K陰影籠罩
2003年,第一批七年級大學畢業生踏入職場,但前一年失業率達到5.17%高峰,經濟成長率下滑至3.54%。受金融海嘯影響,2009年青年失業率更達到14.49%。政府於是在該年推出「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保障月領2萬2,000元,「22K」從此成為抨擊企業給新鮮人起薪過低時的代名詞。
電腦普及,瘋網咖、即時通
2001年,有在學學生家庭的家用電腦普及率為70.5%,但家庭上網普及率僅54%。台灣首家網咖於1990年代在台灣大學附近設立;2000年代,開始流行線上遊戲,網咖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場所。此外,使用email、即時通訊軟體(如MSN和Yahoo!奇摩即時通),都是時興活動。
8年級
民國80-89出生
與經濟上「壞消息」為伍
八年級從小經歷台灣經濟由強轉弱的變局,2003年SARS疫情嚴重,導致股市、房價重挫,後來經濟一度好轉,但到了2008年,又受金融海嘯影響,產業衰退、青年低薪、高失業率的問題一一浮現。
兩岸交流最密切
出生於兩岸交流最密切的時期。小學時,廈門和金門、馬祖實施小三通,以及台商春節包機。至2008年,兩岸大三通,共74個河海港全面開放直航,當時中國已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二大進口來源。
關心本土議題
1993年,國小課程新增「鄉土教學活動」,讓八年級從小對本土文化有更深的認識。長大後,透過Facebook的聚眾效應,八年級群起關心本土議題:2012年「我是學生,我反旺中」活動,700多名大學生走上街頭抗議媒體壟斷;2013年「反核四大遊行」,許多大學生亦走上街頭。
髮禁邁入絕跡
2005年,教育部宣布學校不得將髮式管理納入校規,從此徹底解除髮禁,僅部份私立學校仍維持髮禁。
科技新貴掉漆,服務業、公務員崛起
在工作選擇上,門檻較低的服務業與穩定的公職興起。2013年,《Cheers》雜誌「新世代最嚮往100大企業」調查發現,以觀光餐飲、百貨批發零售為主的一般服務業,對新鮮人的吸引力增強,前10名入選企業中,僅剩台灣積體電路一家科技製造業。
網路、手機原生代,看臉書多過看書
資訊取得最便捷:2008年,台灣寬頻普及率81%,是全球第5;平均每戶有2台電腦;每人手機數超過1支,手機密度世界之冠。不少八年級更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隨時當起「低頭族」,在Facebook上打卡和按讚、和朋友互傳LINE。
78年級是階級複製世代
父母在經濟起飛時期的成就複製而已
階級鴻溝已經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