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6602官將首其實可以算是正台灣製造的文化了,雖然初期步法的確有參考京劇就是了
>那個走三步會頓一下的步法
其實真正的編制只有兩位,沒錯,就是只有兩位,一位曾將軍,一位乃將.....
不對,是一位增將軍,一位損將軍
曾將軍持枷鎖,損將軍持三叉,最早是新莊地藏庵還願信眾扮將隨行的
>以前的廟,只要偏武一點的,都會有很多人會扮成兵將跟著繞境
後續是為了陣形變化好看才多一位曾將軍,變成中間拿叉,兩側持枷鎖的現行基本配置
至於後來的五人,七人,一堆人配置,除了五人還說得出是引路童子和虎頭鍘將軍外,其他的也就只是表驗性質的了
而且屁孩也沒在跟你認真了解原由的,覺得站中間拿叉就是中二就是炫,一定是爆幹強的鬼王帶他的小兵出來輾壓眾生了
人數少加上陣行不像八家將那樣嚴格,所以發展得很快
這種開臉的陣頭,常常因為搞不懂對方表情,又因為某些動作可能過大導致很容易打起來
誤認對方在挑釁,或者互相參禮的時候覺得對方要先動作,兩邊僵持到不爽的
近期大家流行的比較偏傳統式的不法了,動作不快但講求頓點的力道
以前流行過一種石牌步,就是以大動作出名的,可以去google看看石牌官將首
這大概是很多人認為廟會中二風的極致吧...
最後,八家將跟官將首誰位階高?個人偏向八家將,但我覺得其實沒有很重要
畢竟就像上一篇開頭說的,台灣的宗教基本上就像是綜合果汁一樣
偏佛的地藏王和民間信仰(非道教)的五福大帝信仰本來就不是同脈了,也不怎麼好比
真要說的話,八家將至少還有個范謝你知道是早早成"神"的,而曾損將軍的傳說老實說偏少就是了
對了,大家覺得很吵不過沒有殺傷力的北管嗩吶阿北,其實年輕的時候可能都是戰神喔
基隆宜蘭的北管基本上在幾十年前是走熱血路線的,不同派系的吹到打起來,在那個年代不是甚麼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