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400趁機推廣一下
不熟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這就是遇戰瘋戰爭的故事:
https://geek-base.toy-people.com/?p=9752
https://geek-base.toy-people.com/?p=9842
https://geek-base.toy-people.com/?p=9915
我個人是覺得啦
遇戰瘋的問題就跟前傳很類似
與其說沒有星戰味, 不如說是缺少"經典三部曲味"
至於所謂的"星戰味"是什麼呢?
我覺得老盧本人在詹姆士柯麥隆的訪談中已經講得很明白了
"星際大戰是一部太空歌劇, 是新神話, 不是科幻片"
若還是覺得這樣的描述太模糊, 簡單而論關鍵是在於角色與劇情
太空歌劇是描述一個大時代大環境底下, 諸多角色各自成為劇情的齒輪
一般的科幻片則較偏向於, 科幻往往只是背景設定, 焦點仍集中於角色本身
再更簡單來區分兩者就只是一句話:
"太空歌劇是角色服務於故事, 科幻片則是故事服務於角色"
由於太空歌劇是由劇情在推動角色
我們彷彿可以見到一條名為時代的大河, 角色們如同魚群般在其中游動
而由角色所主導的科幻片則是相反
強調的是個人的故事, 由角色本身去推動情節的進行
這類的經典例子好比"星艦迷航記", "回到未來", "魔鬼終結者"
就連老盧自己的"印第安納瓊斯"即便不是科幻片, 也是由角色推動劇情
(相較下其影集"百勝天龍"則加入了年代記的性質, 比重較為平均)
說到這裡應該也有人發現了, 迪士尼星戰三部曲正是這樣的取向
由於焦點是角色, 反而會有為了呈現個人特色卻無助劇情推動的台詞
像是波的"他們現在會飛了!", 芬恩的"我很認真在找人, 你卻只會撇頭"
這是為了服務觀眾, 增加趣味和笑點, 並讓這些角色更為鮮活
當然這也沒什麼不好, 但顯然並不是老盧的"太空歌劇"形式
也難怪迪士尼三部曲會被很多人嫌沒有"星戰味"
(證明了星戰味始終不在於某些人以為的一定要X翼戰機打鈦戰機)
如此手法的缺點是, 為了讓角色去推動劇情, 作者往往得在角色身上加入更多投射
也因此一旦沒安排好, 角色性格就會有前後不一的狀況, 藉以硬把劇情往下一個環節推
最好的例子如"最後原諒者2"搞情緒勒索的湯米, 還有殺了一堆路人卻放了大仇人的艾莉
迪士尼三部曲也有同樣的情形, 角色換了導演後也換了腦袋
原本有領導風範的波變得衝動行事, 應是大魔王的史諾克突然腦殘被腰斬
相較之下, 以劇情推動角色就比較不會有這類的情形
因為往往你已經有一個整體故事的框架了, 只需要把角色各自放在最合當的位置
然而這類手法的缺點是, 你常常會"讓觀眾搞不清楚誰才是主角"
EP4"曙光乍現"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初老盧就是被反應前面根本看無主角
所以才拍了那段路克在塔圖因地表觀看軌道上交戰火光(後來正片並沒有使用到)
EP1"威脅潛伏"也是一樣, 照理是主角的安納金直到故事跑了一大段才突然出現
且這樣的方式往往角色會被框架在一個既定的情節中, 缺少獨立性
以角色推動劇情則比較自由, 就算沒有長遠規劃也能走一步算一步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維持"星戰味"呢?
並不是與天行者家族相關的故事, 也並非老盧親自執筆才有星戰味
放眼諸多星戰漫畫, 遊戲, 小說, 如今也有動畫和影集, 大家心中應該都有把尺了
正如上面所言, 星戰應該是"角色服務於劇情, 個人服務於大環境"
只要能"讓角色融入星戰這個宇宙", 甚至呈現出這個"世界與時代"
讓觀眾真的感受到"他活在這個獨一無二的世界中", 基本上就沒問題了
所以很少人會說"俠盜一號"和"曼達洛人", 甚至"反抗軍起義"沒有星戰味
畢竟即便他們是迪士尼時代的產物, 仍沒有違背以上的主從原則
嘛... 這也只是我個人的見解罷了